公益黔行|首期进展:每一步,都是改变
发布时间:2025-11-18 13:22:03 作者: 贵州省亚桥公益服务中心 来源:贵州省亚桥公益服务中心
2025年"公益黔行"小项目在经历“项目设计与管理“工作坊、路演展示及方案优化后,共支持了13家公益小项目,现已全面进入实施阶段。各公益伙伴正将精心打磨的项目蓝图转化为实际行动,让我们共同关注这些温暖人心的公益实践,每个项目都在用行动诠释公益力量。我们来见证这些播撒希望的种子如何在黔贵大地生根发芽、绽放精彩!
该小项目通过“资产为本”服务模式,社工激励社区组织参与治理。项目启动阶段,社工团队对社区组织核心成员开展了组织管理能力培训,并为社工及志愿者提供了活动策划、新闻写作、摄影技巧等实务指导。同时,组织5名贵州师范大学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文化探秘活动,通过社区漫步、观察调研等方式挖掘社区文化资源。此外,项目组还策划参与了社区文艺汇演和端午节演出,有效丰富了居民文化生活,营造了传统节日氛围。
《碳“锁”生活·绿动未来—倡导人人都能成为绿色家园的建设者公益项目》
该小项目通过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鼓励居民实践可持续生活方式,提升社团机构项目管理专业技能,构建规范化管理团队。项目启动阶段,组建了5人管理团队,开展公益项目读书会并制定《项目管理制度》。招募10名绿先锋指导员,举办3期《绿色生活》《厨余堆肥》培训。同时,花溪区圆梦爱心社于端午佳节期间组织社区居民开展手工包粽子等民俗体验,既弘扬了传统文化,又增强了社区凝聚力,以便在后续工作中吸引更多居民参与碳锁生活打卡活动中来。
该小项目通过“社会工作 + 新媒体 + 资源杠杆”服务手段,深入挖掘流动家庭故事,强化社会对流动家庭多角色的理解,促进公众看见流动家庭的力量。初期组建7人多元摄影团队(含社区志愿者、爱心人士、大学生),并开展专业摄影培训。团队已完成家庭脚本编写及首次晚餐拍摄,将持续推进剪辑及后续家庭拍摄工作。
该小项目通过系统培训、制度优化及实践锻炼,提升机构核心成员的公益项目的设计执行与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创新采用"轮值制"激发成员积极性,以社区公益活动为载体,践行"行动学习"理念,成功打造了可持续发展的公益核心团队。4月,理事会确立"轮值制"计划,首任轮值副会长杨印带队开展巡河行动,全程负责策划、实施及总结工作。5月,轮值负责人金先凯成功举办金银田社区"粽情端午"活动,吸引24位老人和10余名青少年参与,营造了温馨节日氛围。
《健康有她 安康有家——关注“她力量”在城乡发展变迁的成长,以黎平县异地搬迁社区女性为例》
该小项目立足女性视角,运用优势视角理论,重点剖析女性在"一老一小"议题中的独特作用。通过赋能一线社工机构,着力提升社区妇女的健康交流、自我发展及志愿服务参与能力,从而激发女性潜能,推动社区和谐发展。项目初期通过需求调研整合社区资源,开展"院坝议事"活动(35人参与),并邀请非遗传承人开展侗绣培训(30人受益)。社工提供2例女性个案服务,组织留守妇女端午香包制作小组,促进经验分享与潜能挖掘。
该小项目以杉木坪村小学农耕文化为基础,整合校内外田园资源,采用"科普+实践+引导"模式,帮助儿童学习农耕技能、培养团队精神、传承节气文化,同步提升社工资源整合能力及机构影响力。杉木坪站点4-5月开展系列传统文化活动:4月"走进春天的节气"吸引27名儿童学习节气文化,"种植希望"农耕实践带领19名学生掌握劳动技能;5月"粽香沁童心"活动组织72名学生体验包粽子。活动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儿童沟通能力与责任意识,整合校村资源提升社工服务效能,并借复盘会优化方案为后续活动奠定基础。
小项目首期项目的点滴进展,离不开每一位伙伴的信任与支持。接下来,我们将持续聚焦项目进展,及时与大家分享每一个温暖瞬间和成长故事。期待继续携手同行,用行动传递更多希望与改变!
公益黔行计划通过搭建交流学习+小项目支持+发展基金支持+1V1战略支持+进阶培训的支持性平台,与贵州本土公益机构共同学习一起发展,提升贵州公益行业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弱势群体提供更有品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