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 亚桥公益
公益黔行
9月21日-22日小项目中期交流会回顾
13家伙伴分成三个参访小组,在参访的前晚,各小组自行开展讨论,从加深成员之间认识、共享彼此的从业经历再到与公益的渊源。随着分享的深入,伙伴们逐渐敞开心扉,坦诚表达,不仅在交流中吐露了各自机构当前面临的挑战,也明确了此次参访的具体需求与目的——希望能够学习借鉴其他机构的优秀经验,交流公益小项目执行的话题,聚焦机构发展中的痛点,共同探索机构的发展之路。




# 3个小组的具体参访需求 #



参访贵阳花溪圆梦爱心社
第一参访小组和圆梦工作人员、社区居民、物管及“绿先锋”团队开展暖心交流。圆梦爱心社分享小项目进展、回应伙伴兴趣点,并带领大家参观其办公区域、培训场地与活动空间。从机构架构、人员配置到公益项目落地细节、社区联动机制,每处场景、每段讲解都满含干货,让参访者收获满满。

机构介绍
带领参观




参访贵阳南明炬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第二参访小组在炬光负责人胡勇老师的接待下,大家参观了阵地、听取胡老师介绍机构发展历程及小项目执行情况,胡老师在沉浸式的分享中逐一回应了大家关心的话题;最后自由交流环节,伙伴们畅谈参访体会、行业现状与机构困惑,此次参访促进了公益人之间的深度对话与互通有无,看见公益伙伴彼此间的力量。




参访贵阳南明启明社会工作服务社
第三小组到达启明机构后,机构负责人白清海老师介绍机构发展历程、小项目执行情况及机构服务走向,在白老师的分享下,伙伴从自己的视角看到了小项目的优势所在,项目亮点激发大家的对话兴趣,在整个早上的双向沟通与分享中,大家看见伙伴项目中的优势与挑战,也为各自小项目接下来的执行带来启发。





参访脚步暂歇,一场有温度、有深度的交流会随即开启。此次交流不做“走过场”的总结,只进行“走心”的分享,因为真正的成长藏在彼此坦诚的看见里。交流会项目分享环节氛围热烈,小组先以 “关键词分享” 聚焦感受。
有人用“创新”概括机构突破思路
有人以“温度”形容服务细节
有人借“坚持”感慨团队韧性
三个关键词串联起参访时最真实的触动。随后在黄老师引导下,大家结合此前 “参访期待” ,提炼参访机构 2-3 条优秀经验,也梳理执行困难。这些思考写在纸上,从小组 “头脑风暴” 变为全员共享,“见闻”成为共同财富。分享是双向照亮,碰撞交融间使想法更完整、认知更清晰,收获了新的成长。
参观圆梦伙伴分享

参访启明伙伴分享

小组风暴中

参访炬光伙伴分享

共享环节落幕,毛刚强老师针对三个参访小组的分享逐一回应、悉心总结,他既肯定炬光在社区微治理中的扎实实践,也为圆梦爱心社的老年志愿服务点赞,更鼓励启明对 “社区父亲” 角色的创新探索,在认可各机构亮点的同时,鼓励其他机构也提炼经验。


稍作休息后,张婷婷老师引导13家机构停下来梳理各自的项目进展、以及项目推进有哪些挑战、上午参访带来哪些启发。在督导老师的引导下,各小组进一步提炼经验、聚焦挑战,通过头脑风暴提出解决方案,随后小组深入讨论,各抒己见寻对策。分享结束后,“轮流参观” 环节别出心裁 —— 每组留一位 “摊主” 讲解成果,其余人穿梭交流。大家带着热情取经,在轻松互动中收获经验、觅得合作可能。并将讨论成果在全场分享,实现 “一人困惑,众人解疑” 的良好氛围。





中期交流会尾声,每位参会者围在一起分享当日收获。“从其他机构的经验里看到了新的运营思路”、“和同行交流后,之前的困惑有了一些方向”、“更有信心把接下来的项目做好”…… 真挚的话语里,满是对公益事业的热爱与坚持的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