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种子计划
首页公益项目 项目动态 社工种子计划

2025年社工种子计划人才培养论坛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2025-11-17 16:20:59 作者: 贵州省亚桥公益服务中心 来源:贵州省亚桥公益服务中心

2025年社工种子计划

人才培养论坛

汇聚专业力量

助力社工未来




5月27日,"汇聚专业力量·助力社工未来"社工种子计划人才培养论坛在贵州贵阳隆重举行。本次论坛汇聚了105位行业精英,包括资深学者、贵州省、市(州)社会工作协会代表、13所省内外高校师生代表以及50家社会组织实践者,共同探讨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与会嘉宾通过前沿理念分享和实践经验交流,为社工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助力构建更具活力的行业生态。

论坛设置了开幕式、嘉宾致辞、主旨演讲和圆桌研讨等环节,通过多元形式促进深度交流与思想碰撞。


开幕式


论坛伊始,亚桥公益理事长黎培忠上台致辞,对参加本次论坛的嘉宾们表示热烈地欢迎。他表示社工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政、校、社、行”的多方协同合作,同时也期望在本次论坛中碰撞出不同思想的火花,期待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相互分享,为社工行业的发展共绘新蓝图。

随后,贵州省社会工作协会会长、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晶在发言中,用三个关键词表达了对贵州省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和社工种子计划的看法:一是“落地生根”,强调社工种子的落地成长离不开高校、政府、机构等各方力量的支持;二是“折服韧性”,通过本土案例讲述,展现社工在服务中的扎实经验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三是“破土绽放”,期待社会公益与社工服务能够相伴而行,共同绽放出更加绚烂的花朵。


开幕式活动现场



主旨分享


本次论坛邀请到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教授古学斌老师为大家带来主旨分享——社会工作实践中的“情”。

你是工人还是工匠?每个人都是社会工作实践者,古老师带领大家思考希望成为怎样的实践者。他以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结合自己三十年的田野经验,从云南农村社会工作到汶川、雅安地震的灾害社会工作,再到推动团结经济、社会经济的研究,古老师的足迹遍布各地。他指出“心灵、心智、身体”是实践者的心身灵,形成我们的“情”,在教育中要让学生相信专业理念所强调的价值。让学生相信专业,爱上专业,以培养出更具专业素养与情怀的种子,也就是“情”的孕育,这是社会工作教育、管理、实践的共同使命,同时需要我们各方力量通力协作达成的。众多伙伴表示,古老师的分享每一处都说到了心坎上。

随后的嘉宾互动环节中,与会嘉宾就实证主义与灵性的关系、如何陪伴社工学生成长、如何在实践中保持批判性和专业性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交流。

嘉宾提问互动



圆桌研讨


圆桌论坛由贵州财经大学副教授罗桥与贵州民族大学教授毛刚强以及特邀嘉宾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卫小将共同主持。大家围绕“社工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路径”、“社工职业发展支持体系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探索”、“公益行业生态优化策略”等4个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高校学者指出,人才队伍建设需要首先厘清几个核心问题:社会工作的需求领域在哪里?我们需要解决哪些社会问题?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及如何开展针对性培养?围绕这些问题,与会专家展开了深入探讨。

来自实务机构的代表分享了宝贵经验,他们特别强调当前社会工作领域亟需两类人才:一是具备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二是实践能力突出的应用型人才。有资深从业者提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社会工作背后的意义与价值,通过强化职业使命教育来激发学生的专业情怀。

无论是高校教育还是机构培养,都应当坚持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并重的原则。理想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应当既注重专业技能的提升,又强调职业使命的培育,最终目标是培养出能够胜任不同岗位要求、切实解决社会问题的专业化人才。

接着,大家针对创新型人才话题,有学者表示:可通过跨学科融合,打破传统助人框架,探索多元化路径;创新型思维的培养也极其重要,夯实专业基础,可以通过专业大赛孵化选拔人才的方式,激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因地制宜,以工匠精神长期培养,结合地域特质培养符合本土创新型人才。

讨论中大家肯定了社工种子计划项目对于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关于公益行业生态优化策略议题,机构代表提出可联合行业多方力量,打造共享平台,建立各项协作机制,得到了一定的认可。最后,毛老师指出社工机构需要“先强自身”,积累服务经验,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竞争力。

经过一个下午的思想碰撞与智慧交融,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各界的真知灼见。虽然行业寒冬仍未过去,虽然许多问题尚未找到答案,但我们坚信:在贵州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通过持续探索与实践,终将走出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社工人才培养之路。每一次的思想交汇都迸发着创新火花,每一次的深入探讨都孕育着崭新可能,每一次的躬身实践都在为行业发展积累宝贵经验。社会工作本就是一场需要多方协同的持久战,前路虽艰,但我们深信:唯有深耕细作、聚势而为,方能在挑战中开创新局,在坚守中迎来曙光。







感谢所有莅临本场论坛的所有嘉宾,你们的参与和支持才使得论坛圆满落幕!未来,我们将继续砥砺前行,结合多方力量助力社工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