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桥儿童之家
首页公益项目 项目动态 亚桥儿童之家

亚桥儿童之家|情绪管理成长之旅——第四站:让情绪“看得见”

发布时间:2025-11-19 16:08:24 作者: 贵州省亚桥公益服务中心 来源:贵州省亚桥公益服务中心

见”






在上一站,社工带着小朋友们学习了三种表达情绪的方式:说出来、画出来、表现出来。这一站,社工继续带领小朋友进一步表达情绪,将情绪“外化”,让小朋友们亲手打造了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情绪表达空间——情绪墙。

活动开始前,社工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因为开心、难过、害怕,却被别人说过‘这有什么好开心的’或者‘你真胆小’?当时心里会是什么感觉呢?”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却触动了孩子们的思绪。有的小朋友皱起眉头,有的小朋友则努力回想。

“会感觉有些委屈。”

“很难过,好像自己不被理解。”

“生气!”

社工借此问题是想让小朋友们明白:每一种情绪都应该被看见和尊重。

接下来,小朋友们开始商量和分工——有的小组负责规划版块,有的小组负责装饰点缀,还有的小组主动承担起具体的布置执行。你一言我一语,创意和笑声交织在一起。就这样,他们将脑海里的想法一点点变成现实,亲手搭建出了属于自己的“情绪墙”。

经过大家的集思广益,“情绪墙” 最终被规划为三个特色板块:

“我的情绪我做主”——存放情绪的秘密盒子;

“心理角”——学习情绪表达的方法与技巧;

“情绪哈哈镜”——观察和探索情绪的奇妙镜子。

在这个板块,每个小朋友们亲手制作了属于自己的 “情绪盒子”。他们可以把自己每天的感受写在小卡片上,放进盒子里,为自己创造一个专属的 “私人小角落”。

这个小小的设计,帮助小朋友们认识:表达情绪不是为了迎合他人,而是对自己内心真实感受的尊重。它既是情绪的出口,也是对自我的肯定。


在心理角,小朋友们张贴上了“情绪管理五步法”。这些内容像一份“情绪小锦囊”,提醒小朋友们在遇到情绪时,可以尝试用更清晰、更温柔的方式表达自己,而不是用吵架或沉默来代替。

通过设计“哈哈镜”的趣味体验,小朋友们一方面观察、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表情变化,另一方面也在笑声中学会了——负面情绪可以被看见,同时也能用轻松的方式被化解。

表情是情绪最直观的语言。“生气的时候来照照镜子,看自己气鼓鼓的样子,会不会觉得有点搞笑呀?”

使

在社工的引导下,小朋友们还一起制定了“信号站契约”:

·可以查看他人的情绪卡片和名字,但不得嘲笑;

·回应他人情绪前,需要先征得同意;

·可以随时更新自己的情绪表达,但不得破坏他人的作品。

未来,这面由孩子们共同创造的 “情绪墙”,也将由他们共同使用和守护。

当小朋友们想表达情绪时,无论是开心、难过还是委屈,都可以写下来放进 “情绪盒子”。伙伴们看到后,就能第一时间给予关心和帮助。

当小朋友们需要倾诉时,如果情绪只想悄悄诉说,可以投进 “解忧信箱”。每周,社工会打开信箱,接收这些情绪的信号,并认真地逐一回应。

当小朋友们想要被疗愈,感到难过或伤心时,可以站到 “情绪哈哈镜” 前,看看此刻的自己,或者读一读镜子旁的温暖标语,让心情慢慢平复。

这一次活动,小朋友们不只是学会表达情绪,而是真正“建造”了一个属于他们的情绪空间。它既是一个墙面,也是他们内心的投射:在这里,每个小情绪都能被安放,每一份表达都能被尊重。





亚桥儿童之家

亚桥儿童之家成立于2021年6月1日,由贵州省亚桥公益服务中心创建,位于贵阳市西瓜村,主要为社区儿童提供课业辅导、阅读交流、兴趣活动、城市融入(探访)、公益课程等服务。 以实现儿童利益最大化为中心,通过儿童之家的管理与运营,探索如何以儿童为中心进行儿童友好空间营造,建立儿童保护工作机制。





如何加入我们


如果你对儿童服务感兴趣,希望加入到我们的队伍当中,你可以选择:

1.成为志愿者,支持儿童之家开展活动,为儿童提供绘画、阅读、体育、音乐、课业辅导等支持。不论是个人或者团队,均可报名成为志愿者,详情可联系唐老师15286395716(微信同号)。

2.成为亚桥月捐人,每月支持我们,一起陪伴更多的孩子快乐成长,让爱心之源长流。